3月29日第十二屆_政協副主席,中國人民銀行行長、黨委書記周小川在#2015博鰲亞洲論壇#上表示,中國下一步的舉措,是非常謹慎地在關注和追蹤_經濟走勢,包括我們看到通貨膨脹在下降,大宗商品價格在下跌,中國經濟增長也在有所放緩。中國的通貨膨脹也是在下降,因此我們_要謹慎、警惕看一下通貨膨脹趨勢是不是會繼續持續下去,是不是會出現這種通貨緊縮的情況,還是不會。
以下為其發言實錄:
首先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是如何理解非常規貨幣政策,也_是從這個概念上講一講我的理解。然后我_可以回應一下中國的貨幣政策究竟是怎樣的情況,目前實施的情況如何。
我首先要說,在金融危機時期,當美國、日本、歐元區都是開始使用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時候,這_意味著局勢發生的變化,變成了什么樣的情況呢?我認為有兩點,_點_是低通脹,甚至還出現了一些通縮。
另外從金融危機當中走出來實現經濟復蘇也是存在一些挑戰,所以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,非常規貨幣政策一個常見的現象,首先利率變成零利率、零下界。也_是說你_要考慮去依賴這些非常規的、定量的貨幣政策,將流動性注入到經濟當中,由多種方式來實現量化寬松,零下界是其中的一個工具。
另外一個辦法,即便是你采用了量寬政策,量寬還是不夠。你是希望市場參與者能夠有長期的預期,_是希望預期希望這樣的政策持續兩到三年,甚至更長的時間。我們當時采用了市場的前瞻性的指引,也_是預期一下未來兩到三年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。
但是這也會造成很大的挑戰和困難,有時候大家在懷疑,一個銀行家是不是真的知道一年、兩年后會發生什么情況,究竟局勢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。不管怎么樣,這是我自己對非常規貨幣政策的理解。
講到中國,中國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來度過_金融危機。但是中國的局勢是跟美國、日本歐元區是很不一樣的。基本上來講,中國的貨幣政策并不是太多程度上是一個非常規的貨幣政策。中國也有一些實施非常規貨幣政策的經驗。
_點,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,從2002年到2008年,也_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。2002年到2008年期間中國開始出現了非常高的經常賬目的盈余,這樣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。在那個時候,中國人民銀行[微博]感覺到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并不是那么好,因此人民銀行需要依靠使用市場流動性的定量的穩定。
所以在那個時期,中國貨幣政策通常是更多地去使用我剛才說的量化、定量的對沖來實現市場的穩定性。而且通過實施一系列改革,包括外匯改革、匯率制度的改革,還有貿易投資的放開,逐步地是進一步減少了經常賬戶的順差。從GDP的10%,現在順差已經降到了GDP的2%,所以逐步地是退出了那個時期的非常規貨幣政策。
還有一個非常規貨幣政策,在我看來是為了應對這一輪的_金融危機。在2008年年底到2009年,一直持續到2010年初,在這個時期我們中國是實施了經濟刺激政策。在那個時候貨幣政策連同財政政策,一起來實施這種擴張型的效果,能夠刺激經濟的發展。希望能夠更快地實現經濟的復蘇,也_是要快于正常的速度來實現經濟復蘇。
當然,經濟刺激的量還是非常龐大的,所以從量來講是有點非常規的。但是這個概念并不是非常規的,因為人們_在說,財政政策、貨幣政策應該能夠非常有效地實現逆周期的效果,所以這還是常規的政策概念。但是這個措施是屬于非常規的措施,所以現在中國是經歷了這兩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的階段,我覺得中國的貨幣政策在我看來還是屬于常規的貨幣政策,我們是這樣說的。